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8 03:02:51

/

【作者简介】

常俊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辽宁省“攀登学者”,省级教学名师,入选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大连市领军人才、市优秀教师、市优秀专家、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_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

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及英语教学研究工作。针对英语教育问题,主持开展3项国家社科研究课题,其中1项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完成各级研究课题17项。在World ,《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99篇,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专著4部。主持开发并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美国国情:美国历史文化》、《美国国情:美国自然人文地理》、《美国国情:美国社会与文化》、《综合英语:美国文学经典作品》、《视听说:美国经典电影》等教材106部,主编《英语口语词典》、《朗文生活万用句典》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参编《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辞典》等3部。2部教材获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获省级规划教材。此外还参与完成教材、译作多部。带领团队推出的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次,获各级奖励数十次。

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

负责建设的英语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负责的教学团队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建设的2门课程分别获省级精品课程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历任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研室主任、副院长、院长、学校科研处处长、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兼任教育部外指委英语分委会委员及多个学术团体副会长或常务理事。

对《国标》框架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的思考

(本文发表在《外语教学》2018年第1期第60-64页。经作者授权转载于“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微信公众号。)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 ) 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英语专业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区域国别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效果研究” ( 项目编号: )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不同时期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利弊,提出了对当今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结合《国标》的指导思想探讨了外语院校课程建设应该支持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对新时期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思考,希望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

1. 引言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 (潘懋元 1996: 349)。我国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和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外语院校是在服务国家对外交往需求基础上建立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肩负了不同的重要使命。从满清时期服务“洋务运动”,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从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的外交转向,到改革开放后与国际社会的频繁互动,我国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教育始终与国家的对外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么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开设了什么样的课程培养国家需要的英语人才? 对外语院校未来的课程设置有什么启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即将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怎样设置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本文拟在回顾我国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的精神,提出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2.我国历史上的外语院校及其变化

“外语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领域经常提到的一类院校,往往是指我国从事高等教育的、公立的专门外国语教育机构。

我国的外语院校源于满清时期北京、上海、广州、湖北等地开办的同文馆 (张美平 2012: 272),但当时的外语院校是容初、中、高级外语教育在一起的。更具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外国语机构当属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它是由京师同文馆及后来的京师大学堂译学科发展起来的。在1913 年至 1925 年间,全国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有湖北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奉天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福建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外交部北京俄文专修馆。但这些专门外国语学校多发展成为多科型的大学 (李良佑等 1988: 238-2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于1954 年开办了北京外国语学院,1956年开办了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4 年至1965 年新建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大连日语专科学校、济南英语专科学校、杭州外语专科学校、北京外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武汉外语专科学校,扩建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北京外贸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等 (付克1984: 120-122;李良佑等1988: 411) 。改革开放以来,在当年建立的外语院校中,一些发展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一些则合并调整不再单独存在。另外,2010 年浙江教育学院升格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

今天的“外语院校”已经不再是单纯进行外语教学的外国语院校,而是具有外语特色和外语优势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而各校的英语专业大都是各个外语院校师资队伍、教学实力、科研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在所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课程设置也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为推进国家和地方的对外交流及英语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我国各历史时期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3. 1 满清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

为了培养翻译人才,掌握外国文字,熟悉各国国情,服务国家的外事外交,清政府开办了京师同文馆。同文馆初期只开设外文与中文两门功课。后来,学生从学习单一的外国语文扩展到其他学科。1876 年公布的课程设置如下:

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

按照现在的标准,京师同文馆开设的课程及讲授的内容很难称作系统的高等教育,其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也有或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李良佑等 (1988: 1930) 认为,虽然培养出的杰出人物不多,但它毕竟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外语教师和翻译。现在看来,在连续八年的外语学习中,多学科知识教学应该是维持学生长期学习外语的重要因素。

为了帮助学生毕业后能“译外国之语文,通中国之文义”,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学制五年,课程分为三大类:

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_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

蔡元培评价说,译学馆在不足十年里所培养的人才,或服务社会成绩卓著,或更求深造成为学者,或从事译著成绩斐然 (李良佑等 1988: 120) 。从开设的课程来看,译学馆重视学生的外国语言学习,教授的知识内容也非常广泛,跨学科特色明显,对涉外知识的教学也非常重视。这对当今外语院校的课程设置具有参考价值。

1912 年,民国政府教育部确定了“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公布的《外国语专门学校规程》规定学制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研究科一年以上;教授的语种包括英语;课程规定应学习10 门,英语专业(学科) 设置的科目包括:1) 英语;2) 国文;3) 言语学;4) 历史;5) 地理;6) 教育学;7) 法学通论;8) 经济学;9) 国际法;10) 世界语 (李良佑等 1988: 238-239) 。1922 年新的大学学制颁布后不少专门学校改办成多科型大学,加之后来社会的动荡,外国语专门学校的教学效果不详。但从规定开设的课程来看,教学内容丰富,跨学科特色明显,高等教育的特征更加凸显,值得当今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借鉴。

3.2 新中国成立后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30 年里,我国的外语院校处在频繁调整变化中,缺乏稳定的课程设置,其教学效果也难以确定。20 世纪50 年代,我们向苏联学习实行分科教学,把一门外语实践课分割成多门课程,各自为政,综合训练容易被忽视,课程设置偏重语言教学,而对其他文化知识的课程开设不够,视野和知识面得不到有效拓宽,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不强 (付克 1984: 131-132) 。付克先生针对当年俄语专业教学的认识对当今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有启示意义。

1979 年4 月,教育部下达了《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实行草案) 》等文件,外语院校学制4 年,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英语翻译、教师、其他英语工作者”。其必修课程安排如下:

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

李良佑等 (1988: 434-435) 认为,此计划“能保证学生学到必要的听、说、读、写、译英语实践能力以及较为系统的英语知识”,但是也存在“培养目标过于广泛,专业方向不明,教学针对性不强”,“致使不少毕业生的知识面偏窄,对工作适应能力不强”,规格模式单一,培养出来的“基本上是中级英语人才”,“选修课比重过小”,“划一的学制和学时制”,“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和才能,知识面也不能扩大”的弊病。此外,历史上外语院校重视专业知识及跨学科知识的传统在必修课程中没有得到传承。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外语院校在继续强化语言教学的同时增设了大量课程以适应国家的需求 (李良佑等 1988: 435-436) 。例如,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于1980、1981 学年起增设了英国文学史、 20 世纪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应用语言学、世界史、英语国家地理、美国社会与文化、技术与美国文化、英美文化、欧洲文化、哲学、心理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西方艺术、中国文化等,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从1980 年起增设的各类选修课近40 门。各外语院校在保证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增设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志趣,培养主动灵活的学习能力,还增加倾向较强的课程,以提高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教育部就不再为外语院校制定专门的大纲,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所有外语院校都沿用全国统一大纲规定的课程。1989 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 (简称《基础阶段大纲》) 和 1990 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试行本) (简称《高年级大纲》)做出了下列规定:

阶段必修课程名称周学时开设时间

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_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

此外,编写组 (1989: 15) 和工作小组 (1990: 8) 还建议在基础阶段开设视听、英美概况、欧美文化等课程,在高年级阶段开设英语语言学概况、英美文学史/选读、外国报刊选读、英美历史与概况、报刊选读、欧洲文化入门、词汇学、文体学、语音学、语法学等课程。王庆酉 (1991: 43) 认为,《基础阶段大纲》的功绩在于它对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提出了统一的原则,指出统一的方向,规定了统一的要求。许连赞 (1991: 33) 认为,《高年级大纲》宣告了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各行其是、无章可循的状况的结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整个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从课程的开设及学时来看,这两份大纲重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技能,在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提高师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杨达复 (1995: 27) 认为,所开设的必修课程对专业知识教学重视不足,专业知识课程开设不足。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作为英语教育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当前面临问题的实质是英语专业课程生态系统的失衡 (董曼霞 2015: 60) 。

指导21 世纪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文件首先是2000 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简称《 2000 版大纲》) 。在“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2000 版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三大类 (英语组 2000: 24),并做了如下规定:

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

该大纲一经公布便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对规范和指导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会起到重大作用 (朱长河 2002: 33),但也存在以下关切:确定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不足( 蓝仁哲 2008: 148;蒋洪新 2014: 459;仲伟合 2015: 116);对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的硬性规定留下的回旋余地过小 (刘毅 2000: 14);对文学、语言学、地区研究的教学重视不足 (胡文仲 2008);技能课比重偏重,课程设置开放性不足 (张智丰 2010: 91);对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刘春燕 2012: 12);基本语言技能课程过多,专业知识课程过少,专业知识课程缺乏支撑,所教知识不够系统,语言教学与内容教学割裂,课程建设理念也有待更新 (常俊跃 2013: 1314)。

2012 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以下简称《专业介绍》) 为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最新的指导,它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本文件还规定了两类核心课程:

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

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此类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

和《 2000 版大纲》相比,本文件出现了如下变化:

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

第一,降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占比的同时增加英语专业知识课占比。英语专业技能课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从65%降低到了40%,而专业知识课程由原来的15%增加到了35%。这就意味着为专业知识教学开拓了更大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修养。

第二,删除一些专业知识课程的同时增加了新的专业知识课程。删除英美文学课的同时明确了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两门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为系统地了解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提高学生对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删除“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而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有助于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将“英语教学法”课程纳入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范畴有助于学生,特别是有志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生,学以致用,丰富了专业知识课程的内容;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纳入专业知识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修养及从事翻译实践的能力;增加报刊选读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时事问题的关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对时事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删除了对25%课程学时开设课程的具体说明。这有助于增加院校开设课程的自由度,为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及其他课程创造了空间。

但是,本文件规定的课程仍然存在问题:

第一,课程在支持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缺陷。文件规定的英语专业课程中并没有本族语课程和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课程,这难以保证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

第二,技能与知识课程的分类存在缺陷。文件只规定开设了这两类英语专业课程。那么是否允许开设依托英语专业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英语专业技能的课程? 如果允许,又如何将这些课程归类? 课程占比又该如何计算?

第三,孤立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存在缺陷。本文件虽然考虑了学生入学英语水平的提高减少了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但仍旧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分别设课。作为国家专业建设指导文件规定的课程,这很容易影响英语院系根据教学实际自主设置听说、读写、读译写等综合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课程,而且课程设置很难凸显本校特色。

第四,规定开设的专业知识课程有待商榷。文件规定开设的“报刊选读”不是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选读,学生获取的知识可能是当今社会的百科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为什么将其列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 规定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应该重在传授专业知识还是重在训练专业技能? 为什么将它归为英语专业知识课? 这门课程是否应该仅仅局限于英语专业的学术论文写作?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英语已经不是英国和美国的英语,为什么不关注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学而只关注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此外,“英语教学法”关注的是英语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为什么被列为英语专业知识课而不是相关专业知识课?

第五,专业技能课程阶段规划有待探讨。在规定的课程中特别设置了基础英语和高级英语课程,为什么没有设置中级英语?在学生入学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基础英语课和高级英语课的界限在哪里?因此,英语专业课程的科学分类和系统设置已成为未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4.《国标》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根据《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思想,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简称《国标》),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实践。

《国标》为英语专业教育设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且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仲伟合、潘鸣威 2015: 11) 。

《国标》也为高校英语专业确定了总体的框架,即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五个部分组成。此外,还具体规定了如下重要课程:

专科英语专业学校好考吗_专科英语专业好的学校_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

第一,本文件更好地解决了课程分类问题,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确定有效地避免了将英语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带来的困难。第二,英语专业的文学、语言学课程系统设置得到了保证。第三,本文件将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 (设计) 也纳入了英语专业的整体框架,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从“大众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使本科毕业论文真正成为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节,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祝朝伟 2014: 64) 。第四,本文件区分了学校公共课程和院系课程,为本校开设特色的公共课程开拓了空间。第五,规定的专业选修课程板块和特色板块为各校发展课程特色开辟了空间。

5.对《国标》框架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的思考

为了方便分类指导,增加对专业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计划对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性高校等不同类别的高校英语专业设计培养方案并提出了基于国标、凸显特色、增强可操性、贯彻国标新理念的指导原则 (蒋洪新等 2015)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在充分借鉴我国各时期外语院校课程设置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有必要在《国标》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外语院校在培养目标、核心课程、方向课程等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国标》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外语院校英语专业有必要进一步强调“擅长跨文化沟通”、“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知识”、“通晓相关国家国情”、“国际视野开阔”、“能够有效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有利于指导外语院校开设凸显本类院校特色的课程。

第二,在《国标》公共课程的基础上,建议外语院校英语专业根据外语院校的特点,增加外交学导论、国际关系概况、外交外事法规导论、国际法入门、国际金融概论、国际商务概论、国际贸易概论、中西方政治制度概论、东西方哲学概论等方面的课程。

第三,在《国标》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外语院校英语专业有必要继续强化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训练层次,但也有必要给课程的开设提供多项选择,以增加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设置课程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例如,允许开设对多种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课程,如交际英语、英语视听说、语法与写作、英语读译写、英语演讲与辩论等,也该允许开成以国别区域、文学、语言学、文化内容为依托重点训练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课程,以便在强化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展专业知识。

第四,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方面,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在《国标》提出的三个方向基础上还可以开设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因为外语院校具有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的较多资源。此外,外语类院校开设翻译方向、英语教育等方向也有较好的条件。建议外语院校更好地开拓专业方向和专业方向课程,以便凸显各自院校的特色。

第五,在《国标》实践环节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外语院校也具有更多的实践资源。例如,可以开设专业实践课程,组织课外英语语音实践、课外英语听说实践、课外读写实践、课外口笔译实践;组织专业研究活动可以开展英语竞赛、英语学习兴趣小组、创新项目;组织国际交流,可以开展出国 (境)交换学习、参加涉外活动、出席国际会议等。这有助于外语院校英语专业开拓实践课程的内容。

6.结语

尽管外语院校数量不多,但它们在满足国家需求的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其课程设置对所在区域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辐射作用。本文在回顾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分析了课程设置利弊及影响,提出了课程设置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结合国标的指导精神,探讨了外语院校课程建设应该支持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希望对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有所启发。

地址:深圳市诚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深圳市诚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7062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