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国内编程语言发展应用史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3 17:05:56

/

国内编程语言发展应用史

在一些视频网站上,比如B站、今天头条、抖音等视频网站上介绍苹果公司的,微软公司等等的发展史。思考应该回顾一下我们国内编程语言的发展史,感觉也非常有意义。

我们先回顾一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史。通用的计算机发展经过几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这四个阶段。我们还知道其实计算机在中国的发展并不迟,早在1957年开始研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由于是8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该机定名为八一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该机在738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8台。

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晶体管计算机,1965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实际上从1958年起计算所就开始酝酿启动。在国外禁运条件下要造晶体管计算机,必须先建立一个生产晶体管的半导体厂(109厂)。经过两年努力,109厂就提供了机器所需的全部晶体管(109乙机共用2万多支晶体管,3万多支二极管)。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为用户运行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我国第三代计算机的研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IBM公司1964年推出360系列大型机是美国进入第三代计算机时代的标志,我国到1970年初期才陆续推出大、中、小型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1973年,北京大学与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进入80年代,我国高速计算机,特别是向量计算机有新的发展。1983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向量机-757机,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000万次。

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编程语言也在经历着蜕变。

一、是用穿孔纸张[2].

计算机语言历史发展历程_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发展历史_计算机历史程序语言发展的特点

计算机语言历史发展历程_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发展历史_计算机历史程序语言发展的特点

大家可以看到一行中不相同的孔数和空与空之间的间隔代表着不同的指令。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看懂的,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这种穿孔编程现在只有在极少领域进行使用。

二、汇编语言[3]

汇编语言( )是任何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的低级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机器指令的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指令或操作数的地址。在不同的设备中,汇编语言对应着不同的机器语言指令集,通过汇编过程转换成机器指令。特定的汇编语言和特定的机器语言指令集是一一对应的,不同平台之间不可直接移植。如下图:

大家可以看到指令已经可以用简短的英文单词替代,这比那些用穿孔来表示计算机指令简单明了多了。

因为汇编语言只是将机器语言做了简单编译,所以并没有根本上解决机器语言的特定性,所以汇编语言和机器自身的编程环境息息相关,推广和移植很难,但是还是保持了机器语言优秀的执行效率,因为他的可阅读性和简便性,汇编语言到现在依然是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

计算机语言历史发展历程_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发展历史_计算机历史程序语言发展的特点

三、到了这个阶段,编程语言的种类开始百花齐放。大致分为解释型(代表PHP,,早期的BASIC语言)和编译型(代表如C,C++,)两类。解释型语言需要一个宿主,你写出来的源代码保存后,用宿主程序来打开运行你的代码;编译型语言就是将你的源代码先编译成可以脱离编译器的计算机可以直接运行的程序。后来由于效率的问题,又产生一类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语言,代表者比如JAVA,C#。在我看来他们应该算是解释型编程语言的一种。毕竟运行他们还是需要一个宿主程序,如允许JAVA需要一个Java虚拟机(JVM),运行C#需要一个公共语言运行时(CLR),但是他们的代码已经是经过预先编译过,你可以理解为经过了粗加工的代码。

四、值得一说,以上的编程语言使用的关键词都是英文单词。采用中文作为关键词编程语言是易语言[4]。易语言(EPL)是一门以中文作为程序代码编程语言,其以“易”著称,创始人为吴涛。

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发展历史_计算机历史程序语言发展的特点_计算机语言历史发展历程

易语言早期版本的名字为E语言。其最早的版本的发布可追溯至2000年9月11日。创造易语言的初衷是进行用中文来编写程序的实践,方便中国人以中国人的思维编写程序,并不用再去学习西方思维。易语言的诞生极大的降低了编程的门槛和学习的难度。从2000年以来,易语言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功能上、用户数量上都十分可观。

我们看到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史其实并不久远,相信我们中国人有信心和能力在这方面追赶西方。

参考文献:

;;胡守仁.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一)[M].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E6%98%93%E8%AF%AD%E8%A8%80

地址:深圳市诚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深圳市诚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7062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