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名家谈 | 王蔷、蒋京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与英语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学业评价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5 06:04:35

/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3年第1期第67—73页。

作者

研修中学英语主题班会教案_中学英语主题研修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有哪些

王蔷,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蒋京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

中学英语主题研修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班会教案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有哪些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绘制了新时代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全景育人蓝图,明确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评价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评价理念,为破解考试评价难题提供了思路,也为将课程美好愿景转化为教学评协调一致的生动实践创造了条件。 本文从日常教学评价和考试评价2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构建与英语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学业评价机制,为发挥好考试评价在实施育人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学业质量;学业评价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英语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全面迈入核心素养时代。英语新课标绘制了新时代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全景育人蓝图,凝练了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英语课程特有的育人价值,为进一步深化英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将美好的蓝图转变为学校教育的现实和学生学习的生动实践,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

本文重点围绕英语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评价展开分析,梳理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 以“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理念为指导,从日常教学评价和考试评价2个维度, 探讨如何构建与英语新课标相适应的新型学业评价机制,以发挥考试评价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新课标的全景育人蓝图

英语新课标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统一的课程定位,以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理念,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评价3部分内容组成,重构了以主题为引领、 以语篇为依托、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检验学生核心素养整体表现和不同学段达成水平的学业质量标准,确立了以目标为指引、以内容为载体、以评价为保障的“教-学-评”一体化课程体系。

01

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目标

研修中学英语主题有哪些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班会教案_中学英语主题研修

英语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目标超越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局限,重视使学生通过语言学习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涵和价值观念,从而赋予了语言学习以丰富的教育意义、文化意义和人生意义,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一套冷冰冰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基于丰富的主题素材,学习和运用英语去体验、发现和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分析、比较、批判、评价等思维活动, 学生形成有效的元认知策略以及围绕主题的新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即大观念。核心素养内涵中对语言能力的界定明确指向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与其他3个方面素养的发展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英语“了解不同文化, 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1,这一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也明确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所在。

02

课程内容的构成及其育人功能

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英语课程过度关注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即重视“怎么教”,却忽视了“教什么”。英语教学界普遍认为英语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因而也导致了英语教学长期陷入有“语言”无“文化”的窘境,淡化了文化育人价值[2]。为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新课标重组了课程内容, 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3大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把主题建构和意义探究作为语言学习的主线,倡导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 循环递进的学习活动,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育人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意义主线,运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建构并生成围绕主题的新的认知、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能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03

学业评价的监控和保障作用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构建素养导向的新型学业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业评价不仅包含日常教学的评价,也包含阶段性的考试评价。也就是说,日常教学评价和阶段性考试评价都要秉持“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理念,服务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建立在这2种评价协同一致的机制上。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具体学段学习后对其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整体刻画和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的期待,为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分析、解释学生的成就表现, 整体把握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供参照标准,也为学校落实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评价提供依据和质量保障。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学业质量标准,英语新课标提出了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明确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测评不应仅限于学年或学段末的纸笔测验, 更重要的是使评价不再凌驾于教学之上,而要镶嵌于教学之中,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构建与核心素养目标相一致的新型学业评价

评价在客观上发挥着对于课程和教学改革指挥棒作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育人蓝图的施工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在新课标实施中,如何检验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达成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是全面落实英语新课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当下课程评价改革的难点。 英语新课标提出,“评价与考试旨在评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检测和衡量学生在相关学段的学业成就,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提供依据,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改进教育教学提供指导”[1]52。为此,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结果导向的、以聚焦知识与技能的纸笔考试为主的评价范式,探索建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 改变重分数的量化评价实践,建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型评价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的评价,取决于日常教学评价改革和阶段学习结束后的考试评价改革。

01

日常教学评价改革

日常教学评价更多指向过程性评价,目的在于通过科学设计系统的评价目标和任务,使评价融于教与学活动之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素养导向的日常教学评价要与日常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结,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良性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运用评价结果反思和优化自己的学习,从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手段多样化,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教师教了但是学生没学会”,这种教与学之间的错位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教师关注教多于关注学,导致教师对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缺少客观判断,忽视收集能够体现学生学会与否的证据,反映出教师循证评价的意识淡薄、评价手段单一。 对学生的评价,教师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分数,但分数往往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成绩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正成长[3]。科学的评价应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出现的问题,为教师监控教学质量、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提供参考,也为教师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依据,切实把促教与促学的评价融入日常教与学的全过程中,为落实课程目标提供保障。

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英语新课标特别提出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倡导教师围绕单元主题整合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由此,素养导向的日常教学评价也要超越原来聚焦单一课时知识点的评价,转而围绕指向素养的单元目标和学习任务实施基于单元的科学、系统的评价。具体而言, 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情,设计指向素养的单元评价目标,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2个维度监控和评价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的综合表现,重点聚焦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该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应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达成与目标匹配的学习发生证据,判断学生学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以及还存在什么问题等,并据此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反思、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以评促学和以评促教的目的。

具体而言,学生学习发生的证据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收集: 首先是教师可以观察到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如回答问题时学生的表达是否清晰达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基于所学表达个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表现和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等,以及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是否体现了信息或知识间的逻辑关联等; 其次,在口笔头展示活动中,学生的语言、思想、观点、策略运用和思维水平等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能否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态度和价值观是否正确等; 最后,反映学生学习发生的证据还包括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展示、自评和互评量表、学习档案袋、项目式学习作品、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单元学习的总结和反思以及单元纸笔测试等。这些都可以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单元教学和评价的全过程中得到持续的发展,实现教学和评价同步发生。

鉴于素养目标的多元复杂性,徐玲玲等提出了由多元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构成的单元评价连续体的概念[4]。以其为框架基础, 王蔷等建构了英语课程单元学习评价连续体[5],见图1。

中学英语主题研修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有哪些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班会教案

连续体从左到右分别通过聚焦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测试,评价学生记忆、识别、简单应用等低阶思维能力;通过课堂问答、可视化思维工具、课堂展示、口笔头作业、评价量表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内化和表达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中阶思维能力; 通过KWL调查表、单元总结、档案袋、问卷调查、单元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和元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等高阶思维能力;最终通过指向素养的项目式学习、学习日志和反思性总结等方式,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由此可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必须跳出“以分数论英雄”的简单量化评价模式,聚焦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

02

阶段性考试评价改革

在新课标推进过程中,各学段的考试评价着眼于检测和衡量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其目的是为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水平提供相关证据;因此,在新课标评价体系中,阶段性考试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考试不同,核心素养立意的考试评价要体现知识对于学生能力发展和素养形成的意义和价值。素养养成需要的是强有力的、可迁移的活性知识。 素养导向的知识形态应摒弃传统知识观对知识作为现成的、实体的认识,转向关注知识的实践性与情境性,凸显知识的实践价值与个人意义[6]。《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考试要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此外,作为英语课程内容的要素之一,语篇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结构,能够为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提供特定的语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依托,也应成为考试试题的载体。

据此,核心素养立意的英语考试应基于情境真实、语义完整、育人导向鲜明的语篇,主要考查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之后, 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这些知识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能否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及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态度等。

具体来讲,英语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如下素养:1)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2)跨文化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3)理解、分析、比较、推断、评价、批判、创新等方面的思维品质;4)独立或者合作运用学习方法及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8]。《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指出,中高考改革要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9]。因此,从试题如何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视角来看,阶段性考试评价命题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

第一,考试应以学业质量标准作为命题的基本遵循。由于义务教育是合格性教育,各级别学业质量描述体现的是各学段对学生学业成就合格水平的要求。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义务教育英语学业质量标准并不孤立地强调学生的语言知识或技能能够达到什么状态或程度,而是强调学生将语言能力与正确价值观以及跨学科的知识、技能、素质整合融通,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品质[10]。因此, 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在命制各学段的阶段性考试试题时,应分别体现3个级别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

第二,试题素材和任务设计应体现立德树人导向。素材应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时代气息和社会热点,渗透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和奋斗精神,注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了解世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素材选择注意兼顾不同类型的语篇,重点考查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和对语篇知识的灵活运用。 任务设计应摒弃去语境化的单纯知识记忆和技能训练式的考查,落实依托语篇创设语言使用情境的命题思路,重视在语篇层面考查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途径,灵活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获取、理解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意见和观点的能力,以及使用学习工具和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境和语用意识,充分体现语言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

第三,试题应注重考查和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核心素养立意的试题考查的不是学生看到题目后能否迅速从记忆深处或者语篇当中找到知识性信息和答案,而是考查学生整合已知和新知,能否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分析评价的过程而形成最后的结果性、结论性的知识或者答案。因此, 试卷要合理设置对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例,重视体现试题的思维含量,减少对考试熟练度的要求,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11]。通过创设开放性试题情境和设置层次性任务,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既有信息提取和理解等低阶思维能力,也有判断、分析、推理、归纳、评价和综合等中高阶思维能力,反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促进交流、表达和学以致用。

第四,试题设计应注重创设真实性情境和综合性任务。语言是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通过观察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判断一个人的英语语言能力是最理想的办法[12]。因此,试题设计应突出情境和任务的真实性,测试形式尽量接近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 为考生提供语义相对完整、贴近真实语用的问题情境,增强考试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突出考查学生在真实交际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以英语新课标样题1[1]61为例, 这是一个听、写、说相结合的综合技能任务,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单对话并作出反应,获取、记录和归纳其中的特定信息或者关键信息,以及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对话语篇创设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表达信息的情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中“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涉及子主题“志愿服务与公共服务”。该任务依托语篇,围绕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主题,将对单词的考查融入听的真实情境。听对话并记录信息表的形式接近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学生确实需要采取这样的方式用英语交流和做事情,围绕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学生在口语表中要做到语音、语调、用词基本正确,语义连贯。其中,开放性提问是请学生想象掌握一门外语有可能得到的各种机会,间接地考查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样,英语新课标样题4[1]66是一个读、写结合的综合技能任务,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后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的真实反应,以及总结和选择有效学习方法的能力。所选语篇提供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的相对真实的情境, 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中“生活与学习”主题群,涉及子主题“积极的学习体验,恰当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勤学善思”。该任务依托语篇,设置了3道反映不同认知、语言和思维水平的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多角度、分层次、综合性使用情境完成任务的表现。 例如,在探讨外语学习方法的情境下,学生要理解语篇要点、推断作者观点及评价语篇内容,直接反映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的层次和水平,同时渗透了对学生积极尝试运用不同学习 策略改进英语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

结束

英语新课标倡导建立的以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素养立意的新型学业评价,为转变长期以来英语课程以考试命题为主导、教师和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创造了条件。这一 新型评价机制要求教师作为课程育人系统中与学生直接对接的“最后一公里”的责任人, 全程参与到对学生学业表现和成绩评定的活动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技术和手段,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观点、方法与策略等解决问题、体现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证据,并能结合考试评价手段监测学生阶段学习完成后整体的素养表现, 科学地解释和有效地利用日常教学评价和阶段性考试评价的结果达到促学和促教的目的,从而使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评什么、怎么评体现出高度一致性。近年, 随着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一些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开发的更高效、更客观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应运而生,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评价改革也将有助于英语课程更科学、更高效地实施素养立意的学业评价。

参考文献:

中学英语主题研修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有哪些_研修中学英语主题班会教案

地址:深圳市诚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深圳市诚盈丰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7062847号